2025-4-13(日) 現流冊店

紀錄觀點——《西寧國宅》影片欣賞與座談

與談人:
蔡明亮 導演

活動時間:

4/13(週日)15:00-16:30

活動地點:

台北 現流冊店 hiān-lâu tsheh-tiàm
(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二段70巷15號)


══ 簡介 ══

80到90年代,我拍了兩次西寧國宅。第一次是電視單元劇《海角天涯》,講述一個西門町底層家庭的生活故事;第二部是電影《洞》,是一個關於千禧年的世紀末寓言:傾盆大雨、瘟疫蔓延,一對陌生男女不肯離開荒廢的大樓,用了大量的歌舞元素,全片就在整棟西寧國宅拍攝完成。

兩次的拍攝,使我對西寧國宅有較深刻的探索與觀察。1981年落成,16層高的建築分成A、B兩樓,地下室是停車場及傳統市場,一二層作為商業使用(早期熱絡的電子商城,現已零零落落),其他樓層則租給居民,約五百戶人家,一樓停車入口上方還設了一座福德正神廟。

這棟位在萬華邊陲,臨淡水河畔和忠孝橋,在西門町昂貴地段,住商合併的龐然大樓,在視覺上頗具規模,但風風雨雨,歷經歲月,更顯得老舊過時。西寧國宅的居民大部份是中低收入戶,在這個不時傳出有人跳樓輕生,或流言四起,一下鬧鬼一會又是兇宅,公共設施也一堆問題的大樓,一住就是40年,已是地地道道的萬華人了,且身上還帶著濃濃的西寧國宅獨有的氣味。

聽說西寧國宅很快要拆了,現在還住著的那五百戶人家,有什麽想法?有什麽感受?是捨還是不捨?作為一個跟西寧國宅有一些因緣的影像創作者,我只想好好地再看她一眼。/蔡明亮



相關連結


《紀錄觀點》粉絲頁 



══ 與談人簡介 ══

蔡明亮 導演

1957年出生於馬來西亞,1992年處女作《青少年哪吒》在柏林亮相,一鳴驚人;1994年以《愛情萬歲》獲得威尼斯金獅獎,奠定世界影壇地位;1996年《河流》獲得柏林評審團大獎,生涯11部劇情長片皆入選三大影展,更連續五次獲得費比西獎;2009年作品《臉》成為羅浮宮首度典藏電影,創下藝術電影的標竿與典範。

近年亦受到美術界重視,獲邀參與藝術展演與跨界創作,提出「手工電影」與「去工業化創作」等美學理念,2012年展開「慢走長征」影像創作計劃,至今已完成八部作品,受邀世界重要藝術節與美術館展映;以台灣為據點,積極推動「美術館院線」與「作者的觀看方式」,開創新的觀影經驗,與過度商業化的電影市場體系抗衡。


協辦單位:


2025-5-14(三) 嘉義洪雅書房

《極樂世界》—「療鬱之路」影片欣賞與座談

與談人:
陳傳惠 | 製作人
張斐喬 | 影片主角

活動時間:

5/14(週三)19:00-20:30

活動地點:

嘉義市 洪雅書房
(嘉義市東區義教東路110號)


#依書店規定入場 (以入場費支持獨立書店) ,影片欣賞+深度對談


══ 節目簡介 ══

極樂世界Happy Together

在台灣,每10個人,就有1個人看過身心科或精神科——

全世界,每3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——

在這個充滿緊張壓力的世代裡,「正常」和「不正常」的標準,該如何去界定?

用「少數」服從「多數」作為衡量點,是否又將陷入思想暴力的陷阱中而不自知呢? 當思考掉了↓感覺掉了↓這又是個怎樣的世界?

精神疾病會不會好?只能被隔離嗎?還能工作嗎?

一天天逆行消失的記憶,只能無計可施?已經失去快樂的權利嗎?

跳脫以往身障紀錄片總是給人身障者好可憐的刻板印象,我們挑戰用另一種全新的快樂視角,來帶大家認識台灣的身障朋友。歡迎來到身心障礙者的極樂世界!



══ 影片簡介 ══

自19歲發病以來,斐喬經歷休學、重返校園、工作、戀愛、生子。她不間斷地寫文章、自發經營病友支持社團,陪伴他人也陪伴自己,走過疾病的煎熬,並在黑暗之中拉彼此一把。

我們走進斐喬生活一小片段的歲月,看到她為婚姻生活滿溢幸福的笑容,也看到她發病時急切為生活找尋意義的勇敢和堅韌。疾病之於斐喬的意義是什麼?是什麼讓她願意在與疾病共處時,持續關照精障社群的權益?

喬玉,服裝設計系學生。2019年,喬玉扛著自己疲憊且失序的身心狀態,回到台灣,開始重整自己的身心靈。不喜歡診斷標籤,對喬玉來說,那些高低起伏的情緒都是她用力活著的證明。活著是創作,生小孩也是。從小渴望成家的她,迫不及待地想擁有一個自己的家,而在這之前,喬玉想好好珍惜和媽媽之間真切的母女對話和相處時光,她們會走向何方呢?

療鬱之路,紀錄斐喬和喬玉在療癒與失序間來回,在不完美生活中尋找自我與連結的可能。道阻且長,邀請你走近她們的生活,感受那不被孤獨吞噬的堅韌力量。



相關連結


《極樂世界》  



══ 與談人簡介 ══

陳傳惠 製作人

公共電視節目部資深製作人。身障紀錄片「極樂世界」,榮獲第53屆金鐘獎最佳人文紀實節目、歐洲電影節共融影展紀錄片特別獎,入圍日本賞終身教育類別獎、紐約電視獎紀實類人類關懷節目。

張斐喬

19歲重度憂鬱症發病,當年台灣普遍對身心症認知不足,因此成立網路憂鬱症關懷家族,並邀集病友們合著《我憂鬱,但我很努力》一書。
儘管因病的關係,大學唸了十年才畢業,但仍不放棄學習機會,參加NGH國際催眠師認證班並取得證書、外語領隊、國際芳療師協會(IFA)初階及芳香油壓按摩、美容丙級、救國團張老師儲備訓練二階培訓通過、照服員單一級。目前經營「三葉草身心症關懷園地」,為病友們打造一個可以互相傾吐、支持的小天地。
譯作有《心理摩擦力》(三采)、《挫折逆轉勝》(遠流)、《正念之身》(天下文化)。




協辦單位:洪雅書房


2025-6-29(日) 左轉有書

《我們與惡的距離 II》特映座談會

《我們與惡的距離 II》故事從一場超市縱火案展開,24歲的嫌犯造成五死十二傷的慘劇,這案件成為施⾏國民法官制度後,首個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例。

大火也燒出了六個家庭交織的命運,時有錯過又彼此牽扯,他們背負著各自生命故事跨越了20年,復仇、背叛、傷害、墜落,並相互救贖。

映後主題:醫護出走潮?從戲劇看基層公衛/醫療/社工體系困境

本場播映《我們與惡的距離 II》第7集〈基層〉

與談人:
劉淑瓊 |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
朱芳嫻 | 資深臨床心理師、台東縣康復之友協會總幹事


活動時間:

6/29(週日)14:30-16:30

活動地點:

左轉有書(台北市中正區鎮江街3-1號)


══ 劇情簡介 ══

24歲的胡冠駿(劉子銓 飾)在清雲縣超商潑灑汽油縱⽕,造成多位無辜民眾傷亡,檢察官對此求處死刑,這也成為施⾏國民法官審判後,第⼀個可能死刑的案例。精神科醫⽣⾺亦森(周渝民 飾)的妻⼩也在事故中喪⽣,痛失至愛的亦森,如同⾏屍⾛⾁般工作及生活,直到兇嫌來到醫院做精神鑑定,帶著復仇的意志,他終於找到活下去的理由。

亦森⾃⼩的好友⾼政光(薛仕凌 飾),是⾯臨罷免危機的新科⽴委,在黨意、民意,及母輩(楊貴媚飾演政光母親)傳統政治背景的包夾下,試圖堅持⾃⼰信仰的價值,卻屢屢受挫。

⼀直讓亦森與政光耿耿於懷的,是20年前未能接住受創的政茗(謝欣穎 飾),在消失多年之後,政茗終於有了消息,但丈夫羅⾃強卻因思覺失調誤殺法警,讓她的人生再次陷入困境。

跨越20年,彼此牽扯又互相交纏,一場縱火爆炸案,會將這六個家庭的人們帶往何處?

全劇故事線豐富,角色涵蓋精神科醫生、公衛護理師、立法委員、臨床心理師、渴望被理解的少年等,歡迎您一起來參加特映座談會。


導  演:林君陽

編  劇:呂蒔媛

主要演員:周渝民、薛仕凌、楊貴媚、謝欣穎、于子育


 



══ 與談人簡介 ══

主持人 | 朱芳嫻

      。資深臨床心理師
      。台東縣康復之友協會總幹事

與談人 | 劉淑瓊

      。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
      。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
      。監察院「國家人權委員會」諮詢顧問
      。行政院「人權保障推動小組」委員
      。衛生福利部「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推動小組」委員





2025-8-3(日) 苑裡掀海風|掀冊店

《節氣x六感實驗室》處暑 - 影片欣賞與座談/動畫體驗

與談人:
李季恬 | 節目動畫師/動畫精靈


活動時間:

8/3(週日)14:00-16:00

活動地點:

苑裡掀海風|掀冊店
(苗栗縣苑裡鎮新興路35巷22弄32號)


「處暑」要怎麼玩?

夏天的暑氣終止,要正式進入秋天

俗語說:「穀到處暑黃,家家場中打稻忙」,處暑也是穀物豐收的季節!在這個節氣裡,大地呈現出豐富又溫暖的金黃色,農作物正等著我們趕快去採收!

看孩子們挑戰處暑三候任務,一起探索秋天的秘密!

這集前往屏東縣霧台國小,探索山林溪谷,和魯凱族部落的小朋友們一起學習與大自然和諧相處!快來加入我們,感受秋季豐收的喜悅與自然之美吧!

《節氣×六感實驗室》以藝術教育結合生態永續,透過遊戲,與孩子們用六感體驗自然與節氣的變化。

邀請您帶著孩子,一起看見節氣怎麼玩,映後還有動畫體驗,千萬別錯過!



══ 與談人簡介 ══

李季恬

國高中在苑裡就讀美術班,大學就讀北藝大動畫系,於最後一年前往捷克布拉格藝術學院進行交換計畫。動畫作品有《花園》、《懷念的華爾滋》、《悄悄話》、《颱風》,曾入圍高雄電影節和多個國際影展;在小公視節目《節氣X六感實驗室》第二季中擔任動畫精靈,帶領小朋友感受節氣、動畫創作;曾任台中國際動畫影展以及關渡國際動畫節初選評審。目前回到自己的家鄉,成為一名全職的藝術創作者和園丁。



══ 節氣x六感實驗室 簡介 ══

二十四節氣對農民來說,是一部代代傳閱的農事百科。它能使人們調整生活方式,以便與自然同步進行。但這些原本存在於生活裡的習俗時令,漸漸已和生活節奏快速的人們脫節,因此本節目以六感體驗的藝術教育為經,節氣認知的生態教育為緯,和不同場域的孩子進行《節氣×六感實驗室》工作坊,希望找回孩子內心和自然互動的方式。

本節目以工作坊的形式帶領孩子穿梭於不同節目中。「秘密基地」單元,因應拍地點的環境特色,和物候的關係做連結及想像,手作搭建秘密基地。「節氣餐桌」以當令食材或野菜,製作最新鮮的料理烹調。「大自然舞台」從身體經驗出發,去感覺人和自然間的關係。「動畫時光機」透過不同媒材去認識逐格動畫的實作方式,並實際創作動畫, 表達出體驗節氣後的感受。以「眼耳鼻舌身意」的六感體驗打開小朋友的想像力、創造力和感受力,進行藝術啟蒙教育和生態環境教育。



《節氣x六感實驗室》粉絲頁 

協辦單位: